Edge浏览器隐私问题令人担忧

前不久,一份欧洲研究论文宣称,微软的Edge浏览器存有重大隐私风险,其隐私保护评比在六大主流浏览器中排行垫底。

这让本来风评不错的Edge浏览器,遭受了新的舆论难题。

据微软资讯网站winbuzzer报导,这一份研究论文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研究团队。DouglasLeith教授是该团队的负责人,他分析称Edge浏览器中,存有一个基于用户硬体设备的持久识别码,伴随着时间的推移,该识别码可用于取消匿名限制,并精准捕捉到用户的身份。

Edge浏览器

除此之外,论文中称,Edge浏览器还将设备的硬体UUID发送给微软后台。UUID是通用唯一识别码,其中包含一个用于标示用户实体的128位数字。

基于这一主要问题,研究团队认为其在评比排行中垫底。跟Edge有同样问题的俄罗斯浏览器Yandex评分与其持平,而Brave、谷歌Chrome、Firefox和Safari则分列前四名。该论文并没有对中国主流的浏览器产品做相关研究。
「我们询问了用户是不是经过完整的授权过程?是不是有通畅的匿名浏览渠道?同时调查了各浏览器数据收集的具体步骤。」Leith教授称,团队严格按照GDPR(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)进行调查研究,其结果具有参考价值。

这一结论迅速在社群新闻网站Reddit上,引起了广泛讨论。

有用户提出,Brave浏览器拥有强大的广告过滤功能,而Chrome、Firefox等浏览器也相继屏蔽第三方cookie以保护用户隐私。但也有部分用户认为,Edge使用感受较好,从用户个人角度很难发现其隐私漏洞。

Edge浏览器上线于2015年7月,短短半年后,微软就停止对多个旧版本IE浏览器提供技术支持。在IE浏览器市占率急速下滑的时刻,微软对Edge寄予厚望。

Edge浏览器也一直在尝试多重改变。自2018年年末开始,Edge浏览器开始使用Chromium开源项目中的渲染引擎,同时撤下了原有的EdgeHTML。Chromium构成了谷歌Chrome的技术核心,因此新版Edge用起来与谷歌Chrome非常相似,其显著的不同,在于Edge舍弃了53种Google服务,替换成了微软的相关应用。

不仅如此,谷歌Chorme工程师提出,Edge浏览器存有隐私安全的风险,而微软工程师则指责,谷歌是在恶意打击刚发展不久的MicrosoftEdge。

谷歌工程师对Edge的批评,前不久重新引起了舆论的重视。

微软官方也在前不久,针对Edge的隐私安全问题给出了简明的回应。

「Edge浏览器向后台发送数据,目的是为了进行产品的改进和优化,以便让我们进行下一次升级,征用的数据的确包括设备标识符,但这不是为了检测用户的浏览记录。」一位微软发言人在接受ZDnet的采访时这样说道。

该发言人回应称,在Windows系统上,用户可以删除任何时候与设备ID相关的任何数据。不过有用户提出,在macOS、Android等系统上操作,想要删除数据就显得有些困难。

在IE逐渐退场的今天,浏览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针对隐私保护的议题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被称作IE接棒者的微软Edge,迄今为止仍然表现得不冷不热,其市占率仍落后于IE约1.2个百分点。

怎样能从众多浏览器产品中突围,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用户沟通和更积极的隐私保护,也许是微软Edge团队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。